周大娘“哎”的应了一声,问道:“婉儿,怎么今天到镇上来了?论理说,也不是今天交绣活呀!我啊?府里老爷最近身子不大爽快,吃得也少。看了大夫说是最近酒席吃多了,油腻。喊多吃些野菜也就好了。这不,都吃半个月的野菜了,前天突然想起要吃你以前常带来的马齿苋,说酸酸的,好开胃。我这几天早早就起来买,愣是找不着有卖的!”
李氏闺名李婉,周大娘跟李氏娘家沾点亲,她自小就疼李氏,知道她家道艰难便牵了这线,好让她一个月挣个三五百文帮补家用。李氏感激她,每逢带绣活来镇上交差之时,总会采些野菜野果带过来,岑府上下人见了也喜欢,东西虽不值钱,但好歹也是心意,自己能拿出手的就是这些了。
李氏一听,忙说:“这个容易得很,我明天拔一篮子送到府上!只是这会子,我家三丫头病了,我正想找家医馆给她看病去。周大娘,医馆在哪呀?我都问了好几个人了,都说不知道。”
周大娘看了看窝在李氏怀里的三丫头,问道:“三丫头这是怎么了?”
李氏抹着眼泪道:“大前天采野菜时落水了,好在被人救了起来……”
周大娘一听就叹气:“我说你婆婆也真是的,这么小的孩子能做得了什么?见天天不亮就赶着去采野菜拔猪草……”眼角瞟了一眼站在李氏身后不远处脸涨得通红的赵长福,周大娘不得不住了口,只说:“问起这医馆,你可就问对人了。趁现在还早,我带你去吧!”
李氏忙道谢:“可麻烦大娘了!”
赵长福从李氏手上接过三丫头,感激地冲周大娘笑。
周大娘虽不喜欢李氏的婆婆,但对憨厚老实的赵长福印象也挺好的,便报以一笑。
谢过卖草鞋的大叔,几人牵了牛车跟着周大娘拐了三个街口,行了半柱香的功夫,方才看见一家不甚起眼的青砖屋子静静伫立在街角尽头。没有雕梁画栋,外观简朴,门口的石阶甚至布满了青苔,石阶两旁各放了一盆青翠的松柏,门楣的牌匾上写着“何首乌居”若不是周大娘带路,估计谁也猜不着这会是一家医馆。
李氏是知道人不可貌相的,也知道周大娘决不会骗自己,因此道完谢就要敲门去。
倒是坚子犹豫了一下:“长福嫂子,这……当真是医馆吗?看上去并不像呀!”
周大娘笑道:“你们小人儿不懂呢!何大夫是镇上最好的大夫。听说是从京城回来的呢!每逢初一何大夫便在闹市摆个小摊出诊,无不药到病除!但知道他老人家住处的却没几个人。只因我家老爷的老爷子和他老人家是故交,因而才找到他老人家府上来。我也是听夫人说起才知道的。这会子还早,他老人家怕是还没起来呢。”
赵长福忙道:“既如此,我们就在门口等他老人家起来罢。”
周大娘点点头:“我陪你们一起等等罢。”
李氏感激道:“多谢周大娘。”
又等了小半个时辰,大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小药童探出头问:“你们是何人?站在医馆门口作甚?”
赵清心想:站在医馆门口必是求医无疑,还会作甚!
赵长福忙迎上去,陪笑道:“小哥儿,我们从杏花村来,我家丫头病了,想劳驾何大夫给诊治一下。”
小药童傲娇的道:“我师父还没起来呢!再等等吧!”说完就要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