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不教胡马度阴山(五)(1 / 2)三国之楚鼎首页

中国人讲究的是礼尚往来,更讲究登门拜访和待客的礼仪,你去别人家做客,怎么也不能空手吧?林宁买了一些适合老年人吃的酥软点心,还把许家堡给的一套能工巧匠打造的鱼鳞甲转手当礼物送了出去。

恰巧,太史慈从城外打猎回来,肩上扛着一只肥硕的狍子。这个和江东小霸王孙策不打不相识的悍将长相柔和,看不出有什么戾气,但手指骨节粗大,一看就是常年习武留下的痕迹。太史慈把狍子放下,先问候了母亲,然后对一圈人从容不迫道:“诸位何事到我家中?”

林宁看他这样子,估计来拉拢太史兄的人不少,心说太史慈也是有文化的一类,比许褚难忽悠,得想想办法。

“足下便是东莱太史子义?”

“正是,先生是……”

“某家林宁,字如靖,渔阳太守,听闻太史子义忠孝两全,特来相会。”

太史慈愣了一下道:“原来是林郡守,屈尊贱地,慈真是受宠若惊。”

林宁瞥了一眼太史慈的母亲,笑道:“老夫人在侧,不敢高语,子义可否移步一叙?”

于是太史慈向母亲告了个罪,随林宁等人到了屋外,一开口就表明自己的态度:“父母在不远游,慈家中老母多病,不敢擅离,若太守大人是想慈出仕,只能失望而归了。”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子义难道就想做个安乐翁吗?”林宁直接把太史慈的遗世之言套过来了,见戏志才给自己使眼色才醒悟自己说漏嘴,天下虽乱,黄巾起义不成气候,重新安定也不远,但话说出去了也收不回,索性背手而立,静待对方回答。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这句话真是说到太史慈心坎儿里了!

戏志才及时开口:“壮士事母至孝,我等感之慨之,然而壮士知母恩,亦知国恩乎?胡族寇边,边民苦之久矣,我主林渔阳立誓保境安民,壮士纷纷来投,太史子义可有意乎?”一指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如山如松的许褚,“此乃谯县许家堡壮士许褚许仲康,武艺卓群,子义可与之切磋一二。”

但凡习武之人都有一股傲气,不像文人写文章各有品味,难分高下,武人谁高谁低手底下走一遍就看出来了。许褚的外表太扎眼了,太史慈心痒难耐,冲许褚抱抱拳:“既如此,慈与县令有故,可借演武场一用,愿与许兄弟以武会友。”

许褚得了戏志才暗示,又见林宁微笑不言,抱拳还礼:“求之不得!”

太史慈箭法精绝,使的兵器有两种,一是大刀,二是双手短戟,和锦帆贼甘宁一样,以后者为主。一行人到了演武场,太史慈手持短戟,对对面握着鬼头刀的许褚说:“点到即止,如何?”

“可。”

话音未落,太史慈就冲了出去,林宁和卢三、戏志才在场外观战。太史慈弓马娴熟,和许褚一样都是马上大将,在地上实力都有所削弱,不过这种高手之间的对决,有马没马都一样精彩。三国演义的顶级武将可以分为超一流、一流,林宁认为像吕布、赵云、典韦、许褚、马超、关羽、张飞都是超一流,太史慈、甘宁、徐晃这样的算一流,也可以算准超一流。超一流和一流之间有差距,但交手没有数百回合是分不出胜负的,就像现在,太史慈一对短戟舞得密不透风,留下一道道残影,许褚愣是从残影中找到真实的短戟,一一挡住,这份眼力,不服不行,反正林宁是做不到,现代人的视力都下降得厉害。

太史慈把从师父那里学来的九九八十一路戟法使了出来,只见漫天梨花绽开,将许褚和自己一起笼罩。渐渐的,林宁就看不清两人的身影了,只能听到似乎永无止息地爆响。他不禁担心:虎痴虽强,但毕竟是马上大将,倒是太史慈和孙策对战的时候从马上打到地上,估计步马皆宜,许褚不会吃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