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衣不动声色便把话题又引开了,我却未察觉,只以为是她随心感慨,不免有些好笑,打趣道:“我竟没瞧出来,原来你也有那攀龙附凤的心思。若你想在这宴飞上枝头变凤凰,做公主的嫂嫂,我便是第一个不同意的……”
“我便只是想去瞧个热闹罢了……合欢节那般热闹……只可惜我这样的小孩子却不能过……”
“你如今已年过二八……怎的还说自己是小孩子……”我咧嘴笑起来。
梓衣朝我吐吐舌头:“我未行明止礼,还不能嫁人,那自然是算小孩子的。”
明止礼是我朝独有的风俗,行过便预示着可以婚配。这行明止礼的时间大多由父母亲长决定,有的孩子尚在舞勺之年便早早行礼定亲,还有未及金钗之年的女童早早便能嫁做人妇,也有的孩子一直被留到花信之年父母都不舍得其出阁,不乏因此耽搁婚事者。所以于此各人贬褒不一。不过这是开国而来便有的古礼,不可轻易废止,便一直沿袭到了今日。当年太祖皇帝定此礼的初衷本是极好的,个人资质不同,有人未及冠礼笄礼便已心智成熟,有人却迟迟难以自立。明得失,知行止,方为成立者。这本是对孩子的首肯,可却日渐形成攀比之风、父母专断之风。可见,许多的事,到头来却未见得能全本意。
我和梓衣一样,没有父母了……况且我们都是宫人,且应当终生侍奉于宫闱之中,自然不会有旁的人替我们这般身份的人操办,因而我摇摇头:“不曾。”
“既然如此,那今日……我们一起行过此礼,好不好?”梓衣眼睛星星亮,带着些许不容辩驳的气势。
我微微有些发愣,梓衣却已经对我躬身拜下“苏氏女欣懿,祷祝告昭于天地,弃吾幼志、淑慎敏德,明得失,知行止。”
贵胄家的明止礼往往反复以显身份,不过归结起来,最重要的不过便是拜谢父母、立誓明止。
不过这一拜总是给父母亲长的,我却担当不起,慌忙也对她回了礼。这么些年我只知道她叫做梓衣,今日才知道她原本的名字。我在本家没有名字,只有阿娘会唤我阿寍。
“昭和祷祝告昭于天地,弃吾幼志、以成厥德,明得失,知行止。”
我们相对而拜,郑重而肃穆。我一瞬有些恍惚,仿佛我们方才真的是相对高堂。
从前我一直不曾想过,有一天会有人关心我的年岁、成立。
从前我一直不曾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该成家,也该有自己的人生。
不过如今也是想想罢了。我给不了任何人承诺,给不了任何的未来。
作者忍不住了:(看到开头)噢!昭和这个狗直男!人家明明是等你亲上去!结果你却以为人家是害怕闭眼......噢!天呐!
然后这里其实是梓衣有点发觉了昭和的野心,所以很小心的在劝,然后察觉到昭和不自在以后就马上故意说闲话又逗他开心。
对了这里要提一嘴:梓衣陪九公主长大,昭和也是看着九公主长起来的,所以!不要忘了,其实他们两个也是青梅竹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