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7月里,德国同意了中方选派留学生的请求,巴雅尔作为二十二名中方留学生之一,即将踏上前往汉堡的轮船。从那以后,乾清门的侍卫晚上就不时听到博尔济吉特大人躲在廊檐墙角偷偷哭泣的声音。
若桐第一次真正注意到丈夫身边这个沉默寡言的蒙古男人是在去热河的路上。7月,北京城的夏天热得像合上了盖子的蒸笼,热腾腾的没有一丝风。往年因为宫里有“干啥啥不行,生病第一名”的皇帝陛下,皇室一家都是早早地移驾到热河行宫避暑。然而今年为了趁太后避暑的时候在宫外偷偷干坏事,载湉以“学习政务”为由推迟了避暑的行程,撑到七月,终于坚持不住了。
在轻车简从赶往热河的路上,若桐午间休息的时候,偶然见路旁一簇美人蕉开得五彩斑斓,忍不住动了采摘的心思,遂悄悄带人出了帷幕,才摘了没两朵便听见低低的哭声。白青原以为是哪个小太监受了委屈躲在这里悄悄地哭,拨开草丛一瞧,忍不住惊呼一声:“巴大人,怎么是您?”
巴雅尔听见女眷的声音惊得倒退三步,忙不迭地拿袖子抹了抹脸,抬头见是若桐,又蹲下来双手抱头,抽抽巴巴地说:“皇上不要我了。”
哈?若桐额上冒出三根黑线,顿时有一种湉儿背着我在外面养儿子了的错觉。再结合巴雅尔的体型,或者是养狼狗乃至蒙古黑熊了也不一定?若桐抬手扶额:“去德国留学不能说是不要你了吧?”
前世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他们都败在了没有掌握枪/杆/子这一点上。说来惭愧,甲午开战前,清军有陆军一百万人、不同口径的大炮一千余门,还装备了这个时最先进的后膛连发/枪。而日本陆军只有二十二万人、野炮300门,用的是本国仿造的村田单发步/枪。
论起综合国力,就更没得比了,1895年大清国民生产总值约为白银12亿两,而日本只有约合白银2.5亿两。论起钢铁、造船、机器制造等军事重工业,日本的产能也要远远低于中国。
之所以输了这场战争,除了慈禧一心想着欢欢喜喜过六十大寿,迟迟不肯对日宣战,延误战机以外。更是因为清军将领缺乏对现代战争的基本常识。
举个简单的例子。
现代高中历史课本中曾有这样一段甲午海战的描写:在甲午海战中,致远舰被日舰击沉,海军提督丁汝昌悲愤之下与舰同沉。这时他的爱犬叼住了他的辫子,欲救他逃生。丁汝昌不肯苟且偷生,泪流满面地将狗摁入水中,下沉自杀!
这段话,若桐十岁的时候读,觉得热血澎湃,好个为国捐躯的男儿郎。
十五岁的时候读,觉得狗狗好可爱,以后一定要养一只。
二十岁的时候再读,就发现彻底不对劲了——海军是专业性极强的一个兵种,海上作战对指挥官的体力精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决战时分,你丁大提督居然带着一条狗上舰艇指挥战斗?Excues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