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回保定可是赵东云真正立足北洋的一个重要机会,不过要怎么样才能够彻底把握住这次机会?
要怎么样才能够让袁世凯真正看重自己呢?
除了要办好机枪事,让袁世凯满意外,赵东云这一次回保定还要面临其他诸多问题,比如说避无可避的派系争斗。
如果说之前赵东云之前只是个小小的统带,还算是无足轻重的话,但是现在的赵东云在地位上和以往已经有所不同,他已经不是那个需要走段祺瑞、王英楷等人的门路来获得晋升的无名人士了,自从去年冬操之后,尤其是被袁世凯亲自点名督办新建机枪营以来,赵东云在北洋体系内名声渐显,被诸多人看成是北洋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那个时候的赵东云在地位上就已经隐约超过了徐邦杰等普通统带,也是引来了王英楷来拉拢。
好在年初后不久赵东云就是率军南下广宗,也算是躲开了保定里的诸多麻烦,但是退一步来说,他之所以能够去广宗,这里头也和段祺瑞有着极大关系。
尽管段祺瑞没有说,也没有其他人说,但是赵东云能够率军南下平叛立功,段祺瑞在中间是出了不少力气的,不然北洋上下四五万大军,好几十个统带、管带,那里轮得到他第一个率军南下,并一南下就去了最核心的广宗地区啊。
某种程度上来说,赵东云去广宗平叛,是段祺瑞送给他的立功机会,当然了这里头也有着袁世凯刻意栽培的因素,如果不是袁世凯看上了他,想要让他的履历看好一些,就算段祺瑞再怎么推动也很难让赵东云率军去广宗的。
有了这些因素后,那么也就不难理解北洋的诸公把他看成是段祺瑞派系的人了,甚至因为镇压广宗民变期间,赵东云在段祺瑞麾下一马当先,直插广宗大破乱军,引来有好事者称他为段祺瑞麾下头号战将。
尽管从从头到尾,段祺瑞和赵东云的私人交情都算不上太深,赵东云也从来没有向段祺瑞表达过投效之类的话,而段祺瑞也没有对他施加明显的拉拢手段,但是有些事情是不需要看表象的,甚至段祺瑞和赵东云自己怎么想的都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在别人眼中他赵东云就是段祺瑞的人,而事实上也的确可以这么认为。
当自己背着这么一个身份回到保定,其他人会怎么看?尤其是王英楷、冯国璋、王士珍、刘永庆等人,他们会怎么看待自己?会因为自己有着段祺瑞的背景而大肆打压吗?
以上这些问题,可以说从广宗北返开始,就一直是困扰着赵东云,这些问题的现实性和紧迫性让他不得不花大量精力来分析的诸多关联,试图寻找一条最佳的途径。
北上的火车餐车里,方若莲没有穿着以往的灰色修女长袍,而是换上了一身淡蓝色洋装,头上也不见往日的头巾,一头柔顺的发丝披肩而下,此时的她看上去完全没有了修女的痕迹。
之前穿着修女长袍的她敲瞧上去显得老成的多,不小心就会错认为二十来岁,然而现在的她露出了本色面目,无论怎么看都能知道,这只是个年约二八的少女而已。
窗外的林木、云彩不断向后划去,夕阳也是穿过了铁路两旁林木的间隙,从玻璃窗户钻进了车厢。
而淋沐在夕阳中的方若莲看起来格外的美,鼻尖似乎都比往常更挺翘了,她此时很不淑女的用手撑着下巴,也不似往常那样害羞低着头,而是把视线赤裸裸的投到了赵东云身上。
她视线中的赵东云端坐着,手中拿着一个玻璃杯,杯中的血红酒液已经半空,身子虽然坐的很正,但是他的视线明显向左偏移,目光透过了左手边的玻璃窗,那些向后快速掠过的划原野、山林、河流不断的出现在他的眼瞳。
他看窗外的风景,而她则看着他眼中的风景!
都说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口,怎么自己从他的眼中什么都看不出来呢?
他怎么看那么久?窗外的风景很好看吗?可是我不觉得啊,外面的原野反反复复都是那些,看久了不厌烦吗?
难道是在想事情?嗯,对,他肯定是在想事情,可是他在想什么呢?是想那些国家大事吗?是在想家人吗?
还有,他有没有想到我?
少女一边看着,脑海里一边闪过无数个想法,慢慢的她也和赵东云一样,瞎想着诸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出神了。
正当她想到“自己去到了保定要待在那里,如果赵东云让她和他一起住,自己是该答应呢,还是该先拒绝一下然后再答应呢?”的时候,忽然眼前一黑,似乎什么遮住了她的眼睛,她这才惊得回过神了。
身子本能的后仰,躲过了眼前的那挡住视线的东西,再睁眼一看却是见赵东云这个时候正用手在她眼前晃来晃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