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章 官、治、利(1 / 2)隋天地行首页

五月旬的朝会,一直在争论着大兴和洛阳清政之事,“陛下,此次大兴和洛阳,涉及四百余人,所涉人员太多,不能体现朝廷的仁德,据史考,还未出现如此之刑罚。”御吏李凌说到。

刑部侍郎伍正:“李御史,此次处理,是依律而行,被处于极刑的三人,收监的三十余人,再者,是大兴知府、洛阳知府与刑部和御史台共同进行的,何来朝廷不仁德之言。”

工部侍朗王毅:“此次清政,所涉人员过众,洛阳伊水酒肆占用蜀中陈氏布铺,没有造成死人,伊水酒肆还其产业,补偿利损,为何还要收把伊水酒肆东家收监三载。”

裴蕴:“王侍郎,大隋律写的清清楚楚,已经是取其轻。”

民部侍郎史州羊:“此次清政,是以大隋律为依据,陛下没有干涉,众位大人也没有干涉,朝廷能如此行事,该罚就应该罚。”

御史鱼吾毋:“史大人所言正是,以律治政,朝之大仁德。”

吏部侍朗成呈方:“所涉及的六十余官员,处理有理有据。”

杨侑听一个多时辰,被涉及到的官员,觉得处理过重,有部分清廉的官员,觉得朝廷是按律行事,更多的官员把问题扯到朝廷要形成按律行事来,即便是皇帝,也不能任意突破大隋律。

大臣们在争论,杨侑也不制止,大臣相互干起来,这是好事,杨侑一开口,直接把自己变成众矢之的,静静观察有没有名臣的出现,在杨侑心里,名臣三要素,治政能力、举贤能力和平衡君权与朝廷的能力,要三者同时具备,能找到两三个,那杨侑就轻松得多。

从今天的朝会可以看出,朝廷之,从来就不缺乏利益、治政与维护君权之争,特别是提出按律行政的官员,基本是站在治政的立场,杨侑觉得这些都是干臣,可以好好重用,特别是执政一方,至少是短期内会有很好的效果。

那些觉得朝廷没做错,仅仅是说朝廷没错吗?杨侑觉得还有拍自己马屁的成份,这些人,很容易就走为了官位的为官之道,这些人,如何用,即要观察,又要引导。

最让杨侑无语的,是那些在朝廷维护这些乱律之人,如果说利益当头,进行维护,在后世,杨侑是觉得很正常的,可在大隋这个时代,仕途就是最大的利益,在历史中,舍家族、弃糟糠之妻、亲生骨血等为了仕途的人,数不甚数,可他们在朝廷这种反常的情况,杨侑觉得很有意思,已经立于朝堂,只有更大的利益,或者说是更长远的利益能够趋使他们这么做,那就是有更利于家族的退路,能给这么好条件的,也只有那些世家大族,没有第二种可能,那就是这些官员的退路在世家大族那里。

世家大族的家学、土地和乡情,这三者形成的底蕴,不是数十年能形成的,至少是百年,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

所涉人员都处理过了,爱怎么吵就怎么吵,杨侑平静听着众臣吵了一个午,朝会后的下午,继续处理奏章,各部的尚书都在,处理奏章快,还有更多不同的意见,“陛下,伊水洒肆是太原王氏的产业,不过王毅是崔氏的外族势力,怎么会扯到一起呢,要不要查出背后的故事?”,裴蕴说到。

杨侑:“大隋律有说要查吗?”

裴蕴:“这到没有。”

杨侑:“刑部、大理寺,是按大隋律做事,不是按某个人想法做事,特别是刑部和大理寺所有官员,如果再有这种个人想法,裴大人你就应该举贤了,还有御史,大隋律,要倒背如流,朝廷应该要律治,这是阳政,不应该是人治,那会变成阴政,最后伤害的是朝廷和你们三部的官员,朝廷亡,很多官员都要被杀,特别是在坐的众臣。

朝廷处罚之人或事,所奏之人和事,都要做到有理有据,有据,就是大隋律,要是闻风行事,随便去家酒肆做一个时辰,一月或是一年,都有闻风要行的事,这官也太好当了吧。”

裴蕴:“微臣一定按律行事!”

苏威:“那我们就集中察这次清政之事,萧大夫,你没意见吧!”

萧瑀:“有意见朝廷会不查吗?”

苏威:“赖得跟你斗嘴,陛下,这久工部尚书韩越长驻在洛阳办事,向我说明情况,我又不能不放他去,是怎么会事啊?”

杨侑:“工部不是你老在管吗?怎么问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