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答应了(1 / 2)大明:从建文四年开始首页

不管怎么说,朱橞的亲兵现今都还归属于朝廷,不管李景隆是出于何种无奈杀了朱橞的人,都意味着与朝廷的关系增加了一份不确定因素。

一旦朱橞查出自己的亲兵是死在了他手里,到时候他的处境将比之前更凶险。

为化被动为主动,李景隆当下其实也只剩一条能走之路了。

秦锋不慌不忙,无关痛痒,道:“秦某带着殿下进城本是想神不知鬼不觉寻曹国公的,哪知走了没多久竟是碰上了谷王的亲兵,偏巧那亲兵前几天还曾随同谷王去过龙潭,给曹国公添麻烦了。”

李景隆冷哼一声,对秦峰的理由不置可否。

事情已到了此,恰巧还是故意有那么重要吗?

难不成他还能再反手杀了秦峰这个燕军使者不成,若真如此做了的话不就把燕王也给得罪了。

“太祖高皇帝以藩王镇四海,护我大明江山社稷千秋万代,建文继位改太祖祖制,连削五王,致使湘王不堪受辱举家自焚,此乃大不孝也,上行下效,长此以往必将致我大明国将不国的。

燕王殿下心系百姓,恪尽守责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谨遵太祖高皇帝《皇明祖训》起兵靖难,只求尽人子本份,护天下黎庶,保祖宗社稷,乃大忠大义也。”

李景隆在朝廷那里没有了回头路,秦峰开始渲染当下他们所为的正义性来,这也是他们将要做之事的底气以及信心。

其实,建文皇帝继位之后所更改的制度较之太祖朱元璋着实宽仁了很多,其中削减藩王之力也是实现社稷稳定必不可少的一步。

可这些政策实行的太莽撞,太理想化,太书生气,完全没考虑实行之后所造成的后果是否在朝廷所能承受范围之内,更没有提前准备为这些政策出现变故后做出详尽的应对计划。

要什么没什么,怎么能成功了。

说来说去,建文皇帝是被黄子澄,齐泰这些书生给害了。

秦锋把朱棣起兵的理由大肆做了一番渲染后,随之坐于椅子上,从草鞋处拿出朱棣所留的书信,起身拍到了李景隆的面前。

这封信以油纸包裹藏于秦峰草鞋之下,轻易不会被寻到。

李景隆斜倪了桌上带味道的东西,一脸嫌弃。

秦峰闻了闻刚抓过桌上东西的手,有些许的心虚,笑嘻嘻地道:“此乃燕王殿下亲笔所书,呈曹国公一览。”

“你就把燕王的亲笔信垫在你瞅脚丫之下了?”

味道如何不重要,内容实在就行。

秦峰嘿嘿一笑,道:“情势所逼,被迫无奈,曹国公将就一下吧。”

李景隆捏着兰花指翻开油纸包,打开里面的信。

朱棣一直欠缺的不过只是进京之法,至于找谁游说,该怎么游说早就已经考虑充分了。

在这封信中,朱棣把该说的都已说明。

理解李景隆被朝廷委派平燕的无奈,宽宥两军交战时李景隆对燕军军卒造成的死伤,诚邀李景隆弃暗投明,并承诺将来会以燕军勋将相待于李景隆。

言语委婉,诚意厚重。

当时朱瞻基都已自个儿跑进城了,在那种紧急情况下,朱棣不仅自己对书信内容做了仔细斟酌,还请姚广孝帮忙做了润色。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只要李景隆有此心思,这封信份量足够李景隆解决所有的后顾之忧了。

“天意如此,奈之如何。”

李景隆叹了一口气,顿了顿紧接着,有些道:“燕王不就是想进城吗?需本公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