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浅聊临床试验(1 / 2)大医崛起之路首页

刘栋虽然开始实习、接触临床工作的时间总共不到1个月,但是他是五人小组中,在病房时间最长的,而且他每天会把全科病人的情况都浏览一遍。

对于“晚期癌症,经历了标准治疗后出现进展,之后无方可依”的情形,也见过了几个。

至今有个人的经历,他还记忆犹新。

那是个诊断为肾肿瘤的女士。她刚过30岁,刚刚结婚半年,因为腰痛来到医院看病,做了个超声发现腰痛的原因是左肾肿瘤。虽然没有转移,但是肿瘤却突破了肾脏的包膜,侵犯了肾脏外面的脂肪囊。按照分期标准,这算是局部晚期的肾肿瘤了。

当时由泌尿外科的大专家给做了手术,因为肿瘤太大,保不了肾,所以把肾脏连同外面的脂肪囊整个都切掉了。病理结果回报是“肾脏肉瘤”。

“唉,肉瘤!这个是比肾透明细胞癌恶性程度更高的一种肿瘤,手术可以延迟发生进展的时间,手术后1个月左右恢复了就得接受辅助治疗。但是总体来讲,活着的时间不多了。”

刘栋专门去请教了这个大专家,当时听到了这番话。

之后,刘栋认认真真下载并查阅了国内外的指南,还检索过文献,基本上答案都差不多,“肉瘤比较少见,高度恶性,转移早、生存期短及预后差。”

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医生的无奈和无力。

刘栋在查阅临床试验的资料介绍时,当看到“那些没有标准治疗方案的,或者已经用了很多种方案治疗仍然没效果的,发生了疾病进展了。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时,第一个浮现在脑海中的人,就是那个女孩,刚刚开始幸福生活,却戛然而止,将会带给家人怎样的悲痛!

医学又将如何能够改善这种情况呢?

刘栋继续阅读后发现:“标准治疗失败后的这一部分人,如果体力状态和脏器功能都还不错,能够承受得住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那么,临床试验或许是个很好的选择。”

为什么呢?

这勾起了刘栋的求知欲,他继续去探索,然后发现:

第一,参加临床试验,是不得已的办法。

如果有确切的治疗方案,且疗效不错,从对病人的安全性和伦理角度,必须首先推荐这种确证的治疗方式,这也是很多时候医生们提到的“要遵循指南”。

但是,在现有的治疗方案都已经充分使用过了,已经证明无效了,或者病人耐受不了毒副作用,用不来这种方案。这个时候还想求一线生机、想继续治疗,那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

而临床试验,代表的是新的疗法。那些成熟的方案-指南推荐的方案,也是从临床试验1、2、3期的阶段走过去的。

从药企这个开发者的角度,科学家和药企的临床研究人员是评估认为这个药物是值得开发的,意思是具备超越目前现有治疗的潜力,或者疗效不弱于现有疗效但安全性却改善了的潜力。

因为只有超越了目前公认的“最好的”治疗,国家的审批机构看到数据后,才会准许整个药物上市,商业化卖药。如果超越不了,那就很难被批准上市,在临床试验阶段花钱越多、时间越长,对药企而言损失就越大。所以,药企的决策层是最关心这个药物真实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