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8章 诗词阅读理解的去世原作者二(1 / 2)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首页

天幕之下的古人有很多也失去了言语,不少之前羡慕的人现在也是没有那么羡慕了,虽然和自己自身的能力有一定的关系。

秦朝嬴政只觉得后人有些弄虚作假的意思,既然知错为何不改呢?

汉高祖刘邦也是担心,要是自己的《大风歌》,后世人难不成会以为自己不想做皇帝吧,还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之情,这朝中为官之人有几人我能放下权势的。

东晋陶渊明看着天幕,也只有苦笑,所谓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也不是自己一开始的志向,是自己努力无望之后才做出的选择。若是可以谁不想身处官场,造福一方百姓呢。

唐朝与好友相聚的李白,在享受大家的恭维之后,现在一众朋友看着天幕,也是有些担心,诗仙李白名头大,流传下去的诗词比较多,那肯定被这样分析的诗词更多,大家都有些担心,后人不会也胡乱强加意思到李太白身上吧。

至于加什么,李白只觉得心里有些不安,光想想自己诗词中用青山的可不少,可不会天真的以为被误解的只有这什么青山,绿水就能避免了,甚至蓝天白云自己随便看一眼的,谁知道后人会怎么想呢?

李白赶紧一杯酒下肚,压一下心中的淡淡担忧。

可以说盛行唐诗宋词的时代,很多人都会有所担心这一点。

而作为皇帝的乾隆则是有着不同的想法,要是通过分析来判断的话,自己可是不介意自己的几万的作品被你们一一解答,这样也能充分了解朕的才华和学识。

至于分析自己的心境,乾隆根本不在意,作为皇帝多少大臣或者奴才天天时时揣测自己的心思,后人要是真的认真分析了,也能更了解朕的优秀了。

明太祖朱元璋则是对此很是好奇,要知道朱元璋生平也是写了很多的诗,所以还真希望天幕好好讲讲后人都是怎么分析自己当时为啥写诗,又表达了什么意思?看看跟真实情况相差了多少?后人又有多懂自己。

朱标看着父皇,“我觉得后人应该比父皇更了解您吧。”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那不知道朕亲自去解释,他们是相信自己还是相信朕了。”

【原作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你所说的答案也只是出题人一个人的想法罢了,不应该要求所有的人和你一样都是相同的答案。”

现代人:“话虽如此,但是考试还是要有标准答案,不然要如何评价打分呢”

原作者:“欣赏文学本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真的没有必要这样去生搬硬套,有自己的独特的间接,不管是对还是错都是可以的,一味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可以说会让一些思想变得僵化起来,这样对于教书育人也是很不利的。”】

这一点,古代的读书人最是深有体会,在过去老师教导弟子,是不像咱们现代这样有着几乎同一的教材,同一的讲解,同一的试卷,同一的答案。

在过去,即使是四书五经的学习,每个老师的理解、批注都是不同的,是很多对于同一知识理解不同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