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东晋内乱英雄出,北魏强兵破后燕(1 / 2)魏晋南北朝风云首页

东晋孝武帝刚刚掌权的时候勤于政事,号令全由自己所出,开了一个好头,但后来逐渐沉迷酒色,将政事全部委托给了弟弟司马道子。而司马道子也是一个好酒之人,于是兄弟俩从早喝到晚,极度奢侈浪费。孝武帝因为崇尚佛学,平时所亲之人也都是些年老的和尚、尼姑,于是放任他们在朝中收受贿赂、广结党羽,甚至担任官职治理民众。

之后司马道子权倾内外,目中无人,曾于醉酒后指着桓温的儿子桓玄说道:“都说你的父亲晚年想做叛贼,是不是真的?”说得桓玄大惊失色,流着汗伏在地上迟迟不敢起身。孝武帝越来越厌恶司马道子,但碍于太后护着他又不好加以惩治,只得到处寻找有名望之人前来制衡。

而桓玄作为桓温的子嗣常以英雄自居,朝廷对他十分忌惮不敢重用,很久才将他封为一个小小太守。不得志的桓玄总是叹息:“父亲是天下的伯爵,儿子却只是郡县的小官。”他在江陵时嚣张跋扈,百姓们都害怕他,于是有人向朝廷告状:“桓玄经常闷闷不乐,不满自己的待遇地位,志趣也与常人不同,恐怕将来又是一个祸害。”

孝武帝不仅喜欢饮酒,还贪淫好色,经常留恋后宫,很少处理政事,朝中大臣几乎见不到他。而后宫嫔妃之中又以张贵人最被宠幸,但其实她是个心肠恶毒的女人,众人全都畏惧她。结果有一次孝武帝喝醉了,当着众人的面开起了她的玩笑:“你年纪这么大了还在后宫得宠,我真该废了你去找更年轻貌美的女人。”此时的张贵人不过三十岁,听到孝武帝这么说后极度愤怒,而孝武帝很快也见识到了胡乱调侃女人年龄的下场——当晚他熟睡之际,竟被张贵人用被子活活捂死。

于是孝武帝成功取代晋废帝司马奕成为了东晋死得最窝囊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嫔妃用被子捂死的皇帝——由此可见,千万别得罪女人,尤其不要在年龄上得罪女人!

孝武帝死后,司马道子也未多做追究,甚至没去调查凶手,只是迅速扶持太子即位——是为晋安帝。这个晋安帝颇有当年晋惠帝的风范,小小年纪就已口不能言,举止痴呆,甚至连冷热饥渴都不能分辨,生活也无法自理,多亏他舅舅一直在旁悉心照料。

当时各地藩镇和门阀的力量过于强大,致使朝廷的权力越来越弱,宰相司马道子也一直被手握兵权的将领王恭所限,只得暗中安排亲信去往外省担当护卫以求夺回兵权。

王恭得知后,立刻联合其他将领起兵进攻京城,刘牢之劝谏道:“您是国舅,而司马道子是皇上的叔父,本来就是自家亲戚。就算司马道子成功掌管了一部分兵权,对您又有多大损失?而且他曾经为了考虑您的情绪,亲手杀掉自己最爱的臣子,对您的尊重还不够多吗?您实在不应该主动挑起事端。”王恭不听。唯恐天下不乱的桓玄听闻王恭起兵后,也带领军队前去会合。

司马道子的儿子司马元显对他说:“都是我们之前放任王恭才有了今天的祸乱,如果再让他为所欲为,恐怕就要大难临头了。”司马道子不知所措,于是把事情全部委托给了司马元显,每日只是畅饮美酒而已。司马元显聪明机警,志气颇高,将国家安危视为己任,众人都认为他有晋明帝司马绍的风范。之后,司马元显以父亲司马道子身体不好又无日不醉为由,逼迫朝廷免除了他的官职,改由自己独揽大权。司马道子得知后十分生气,但也毫无办法。司马元显掌权之后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可一世,要求公卿以下的官员见到他必须跪拜,身边亲信的也都是阿谀奉承之人。当时国家已是内忧外患,战乱不断,但司马元显却仍然不停积累财富,生活得比帝王还要惬意。

王恭一向恃才傲物,把刘牢之当作手下呼来唤去,却只给予微薄的待遇。刘牢之同样自负才华,对于王恭傲慢的态度深感愤恨,于是暗中背叛王恭结交司马元显。王恭虽然知道刘牢之对自己不忠,却仍然对他信任,不仅当着众人的面多次称呼他为长兄,还将手下的精兵强将全都交给了他。结果刘牢之趁着王恭出城阅兵时偷袭了他,将他抓获送往朝廷,最终斩首。

行刑之际,王恭神色自若地说:“都怪我过于信任别人,然而我的本心从未不忠于国家,希望百世之后有人能够理解我。”

之后刘牢之率领强悍的北府兵返回京城协助防御,桓玄看到后大为恐惧,只得暂时撤军。

荆州刺史殷仲堪眼见桓玄越来越骄纵,便想联合其他将领共同剿灭他。殷仲堪也信奉天师道,是个大仁大义之人,每当得知有人生病都会亲自前去问诊开药,手下之人都说:“殷大人太过仁慈,没有决断,恐怕不是心狠手辣的桓玄对手。”

果然,由于荆州连年大水,爱民如子的殷仲堪下令将所有粮食全都拿出来接济百姓,导致手下的军队开始缺粮。桓玄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时机,于是偷袭江陵(湖北)杀死了殷仲堪。殷仲堪兵败逃亡时,有位下属本想誓死追随,但当殷仲堪看到他与家人依依惜别地抱在一起时,便自己一个人骑马走了,最终被敌军抓获后杀害。等到桓玄进入荆州,当地士人纷纷前去拜访,唯独这位下属始终不肯前去:“殷大人以国士的礼遇待我,我却因为被家人牵制而不能为他殉职,如果再投靠敌人,还有什么脸皮活在世上。”最终桓玄因为他迟迟不肯前来,一怒之下将他杀害。

桓玄吞并荆州后,所统领的地区已经达到晋国国土的三分之二,于是不断强迫朝廷将政务全权委托自己,还屡次派人制造祥瑞来为自己造势,意图篡位。晋安帝没有办法,只好听之任之。

正当东晋的权贵阶层内乱之际,民间也同样不平静,有位名叫孙泰的人凭借仙术妖言惑众,得到了众多士兵和百姓的信奉。之后他利用王恭作乱的时机,以讨伐叛军的名义聚集了很多民众,实际上是想自己造反。多亏司马元显和孙泰的私交甚好,于是将他诱骗后杀害,然而却没能斩草除根,孙泰的侄子孙恩成功逃往海上,继续受到民众的支持和资助。

孙恩为了给孙泰报仇,掀起了更大的风浪——组织了一场自汉末以来,最大的宗教起义。他利用民众的爱戴,接连从海上攻取数个州县,然后进攻重城会稽(浙江)。当地的守将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这个愚蠢之徒出现了巨大失误。由于王家世代信奉天师教,所以王凝之在面对叛军时既不派兵出战也不部署防备,而是整天对着神像磕头念咒,以为可以击退敌人。等到孙恩都杀到城门口了,他才勉强听从部下的建议出兵抗敌,最终被孙恩杀害,会稽城也沦陷了。

王凝之虽然是个废物,却迎娶了一位来头不小的妻子——谢道韫,她出身于当时东晋最大的谢氏家族,叔叔更是大名鼎鼎的谢安。谢道韫从小就有才女的称谓,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谢安为了考察小辈们的文学造诣,特意出题“白雪纷纷何所似”,想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形容正在飘落的雪花。话音刚落,谢安的一个侄子便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以同样白色的盐粒来形容。谢安听后,抚摸着胡须没有说话。而站在一旁年仅七岁的谢道韫也突然开口说道:“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将雪花比作更为神似的柳絮。谢安听后不禁竖起大拇指赞道:“妙哉,妙哉!”自此,谢道韫便得到了一个“咏絮之才”的美称。后世编撰的《三字经》也特意记载了:“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来表达对她才华的欣赏。就连撰写《红楼梦》的曹雪芹,也是以“咏絮之才”形容书中自视甚高的才女林黛玉,可见谢道韫的魅力影响之深远。

然而谢道韫不仅拥有才华,还是位巾帼不让须眉,能够为国奋战的女将军。正当孙恩叛军攻入会稽,很多男子都争相逃亡之时,谢道韫却亲自披挂上阵,从容地挥舞大刀连斩数人,可惜最终还是寡不敌众,不幸被擒。孙恩敬佩她的勇敢,毫发无损地将她释放。

不久,会稽周边八郡的百姓全都杀死守将响应孙恩,叛军一下子增长到几十万。而其他地区的百姓又长久没有经历战事,对于作战早已不熟悉,每次听到叛军的风声只能四散逃亡。

孙恩得势后自称将军,将部众称为“长生人”,民众中只要有人不与他同心同德就会遭到屠戮,即使是老弱妇孺也一样被杀,很多县城在他的治理下死伤伤超过十分之八。孙恩还下令把攻克的城池的守将剁成肉酱,逼迫他们的妻子吃下,谁不肯吃就会被五马分尸,手段极为残忍。他还喜欢将刚出生的婴儿投入水中,然后欺骗左右道:“我们应当恭喜他早一步登入天庭,我们其他人随后就到。”

而东晋朝廷对于这伙叛军也是办法不多,由于晋安帝即位以来,叛逆割据之人此起彼伏,使得国家对多个地区都失去了管控:南方的荆、江一带被桓玄所占,西边被河南附近的蛮夷侵扰,京口和江北(江苏)则遭到刘牢之的牵制,其实真正能够管理的地区也就只剩下会稽附近,结果又遇上孙恩叛乱。缺兵少将的司马元显无奈之下,也只得硬着头皮前去平叛,刘牢之也发兵讨伐孙恩。

东晋到了此时已然分崩离析,可谓强弩之末。然而时势造就英雄,正当百姓即将被卷入新的一轮战乱时,一位救世英杰终于诞生,他就是两晋乃至整个南北朝最能打的将领——刘裕。

刘裕出生于西楚霸王项羽定都的彭城(江苏),母亲早亡,家里怕养不起他就想将他丢弃。多亏好心的姨母好心相助,用自己的母乳喂养了刘裕,甚至不惜断掉了给亲生孩子的奶水。刘裕长大后,强壮勇敢又胸怀大志,粗略认得几个字,以卖鞋为生,还特别喜欢赌博。而蛟龙成为真龙之前,往往连鱼虾都欺侮它。当时的刘裕无论名声和地位都很低微,被视为轻率狡猾又无品行之人而被乡邻所看轻,士族名流全都不愿与他交往,更是曾因拖欠赌债被人绑在了本该拴马的柱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