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岛上要接待几个知情”(1 / 1)抚不去的远方首页

“今天有几个知青要上岛。”一大早王哥便对我们讲。小岛在外界人眼中是一处神秘而又令人向往的地方,很多人都期待可以上岛,因此夏季岛上也成为人们最向往和进出最繁忙的时候。通常有客人上岛前,王哥都会提前叮嘱我们做好室内整洁和迎接客人的准备,尤其是刘叔要提前备好第二天的口粮,上岛的人到岛上主要是吃鱼,一种野生原汁原味的味道,如果此时岛上缺水断粮,我们都要提前一天做好准备:打鱼、打水、采摘蔬菜等不一而足。对于我和李博士,我们生活在岛上是主人也是算客,王哥饭前的动员工作也主要是对其他人讲。这个时候我们自觉也不会闲着看着别人忙活,毕竟我们还算是岛上的一个大家庭,往往这个时段的大家显得更加团结,也就有了我们自觉地扫地、擦桌、摆凳子、抱柴火,跟在刘叔身后做帮手。厨房内显得一团火热。有时岛上来客也成为一种期待,只有此时的岛上才没有了往日的单调,和来自岛外未知的新鲜感。要说接待,印象最深刻的就属这批“知青们”了。

“知青”这是一个距离我遥远的词汇,年少未经的苍茫时代,而今在文字和生活中又总是能够被提及的岁月。知情时期是中国的一段特殊时代,那时候的知青年纪尚青,那时候的抚远大地还是典型的“北大荒”,那时候的黑瞎子岛几无人触及,那时候遍地都有着“可爱的草塘”,可是当年他们经历着那个年代并没有欣赏的心境,只有改造北大荒的热情和扎根渺无人烟的毅力。我对知青有一种莫名的很复杂的心情。不过我相信现在他们看到的天翻地覆的改变抹不掉他们当年点点滴滴的回忆中的经历。有些事物注定是刻在心里,用余生去重温的,不管是笔杆子还是嘴皮子都无法表达出心中深处的结局。

知青们来了,我看到了经历岁月的沧桑早已不再稚嫩的脸和历经岁月的双眸,当初的满腔热情也早已化作了今日的平静和内心的波澜,人可以强大到改变一切却永远无法阻止住时间运转。他们坚定的目光下早已爬上了双鬓的斑白,眼前的“知青”是黑瞎子岛历史长河中最好的一段见证,而多年以后的我可能还会想起生活在岛上的这一切。几个知青站在当地接待安排的快艇上行进在水中,望着眼前的一切忍不住地称赞,他们来到小岛上到处转到处看好像在寻找丢失的东西一样,我知道他们在这里丢失了青春。由于这里不是他们的当年的大本营,他们在岛上待得时间并不久,我一直跟在他们身边,他们自然留下的话也不多,我知道他们有很多故事,对我们一句简单的“我们曾经在这里(抚远)生活了十几年”道尽了半生的沧桑。不是所有人都是那么幸运的,他们只是当年知情的个别,今天他们来了,更多的知青从这里离开一辈子也可能没有机会再回来看看。一生当中十几年的光阴埋在这边的黑土地里,抚远也算他们的第二故乡了。“我们当年一起来到这边(抚远)有十几个人”,我数了数,今天回来的知青只有5个人。我忍住没敢上前,生怕一不小心问一句:其他人呢?

知青们很快就走了,正如他们当年一样还没顾得上挥手和告别,他们早已经把汗水和青春埋进了脚下的黑土地,在这里扎了根、发了芽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望着他们已经远去的背影我沉重的内心涌动出一种深重的敬意,知青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翻开了中国农村建设崭新的一篇章,即使到今天我们生活在富裕的年代中,一直在鼓励、支持、号召农村建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无数的有志青年投入广袤的土地一代代交接着老一辈的力,让贫瘠开花。我在黑瞎子岛上每天经历的不同的事情,岛上的生活还在不紧不慢地过。我们在最好的年纪来到岛上,在这里欢笑,在这里惆怅,我们终将记住这里的生活,用以后很长的时光来慢慢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