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古今医学(九)(1 / 2)视频穿越时空后,我粉丝破亿!首页

【元、明时期,不少医书转录了《存真图》的解剖图谱和说明性文字,一直保存到了清朝初期,在《文渊阁书目》也有记载,不过到了现代《存真图》本图已经失传了,我们只能通过其他书籍窥其面目。

不过可惜的是,《欧希范五脏图》和《存真图》都有不足之处,可能是画工太过害怕了吧。】

画工:“……”

与他不和的同行笑他:“你一个大男人还会害怕这个?丢人现眼?”

画工:“……”他是真的有点怕,不过的确是他太胆小了,居然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

【如果说解剖让宋对身体构造的研究更进一步,那么针灸铜人就是宋朝医学成果的展示。

北宋天圣五年翰林医官王维一在宋仁宗的命令下成功铸成两尊针灸铜人,即为“宋天圣铜人”。这铜仁的面世首次为针灸带来了腧穴定位的统一标准,推动针灸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宋仁宗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毕竟天幕可已经夸他好几次了,而且他的庙号是仁宗,天知道他为了这个庙号有多辛苦的!

哎呀,天幕给他又加一分,怪不好意思的!

【而宋朝和医学相关的还有法医学!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大宋提刑官》,里面的男主角宋慈原身就是南宋着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也被世界公认为是“世界法医学的鼻祖”!

宋慈着作的《洗冤集录》是华夏古代的法医学着作,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着。

《洗冤集录》最早在南宋淳佑丁未年于湖南刊刻的自刻本,后又奉旨颁布天下,但是均已失传。

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元刻本《宋提刑洗冤集录》,还有从明朝的《永乐大典》中辑出的2卷本,清朝的多种刻本与元朝的刻本相同。

全书5卷53目,7万余字,书中有验尸、验伤还有现场勘查规范等内容。】

被天幕如此重视,宋慈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是攥紧的拳头已经证明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法医鉴定学,世界法医学鼻祖,《洗冤集录》,他所做的一切,历史记得!

宋慈开创的“法医鉴定学”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是全世界。

知道宋慈的其他文人更觉得震撼,世界法医学鼻祖!这个“世界”两字含金量有多高他们是知道的,他们平日瞧不起的宋慈,竟然被后世如此推崇?

【按理说,宋朝时期的医学发展这么好,后面的朝代应该在后来者的身份上将其发展的更好才对,可谁能想到呢,在文明开放这一方面,明清居然比不过被所谓的“蛮元”。

在医学这方面,元朝的开明与兴盛,那真是超越了所有朝代!】

朱元璋:“……”

什么玩意儿?大明怎么可能比不过蛮元?

虽然朱元璋很是嫌弃蛮元,但他的一些制度其实深受元朝制度的影响,当然了,也可能是他登上皇位之后更想阶级稳固便于统治,才沿用了一些元朝的制度。

康熙:“……”

本以为天幕字里行间的嫌弃是因为大清为满族所统治,可同为异族,元朝却能在医学上得到后世的肯定,这是为什么?难道大清做的没有元朝好?

不可能的!大清一定会做得更好!

【提到了医学,那元朝就是不得不提的朝代了,因为它在前朝的基础上,做出了更重要的、更伟大的创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元朝,有了真正面向民间的官方医学学校,有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次的医学学术交流会,甚至有了以医学从民间提拔人才的选才制度,以及将医学学校与“三皇庙”结合的崇高地位。

从元朝开始,医学正式成为官学,大大的提高了医学人才的文化素质与道德素质。

忽必烈,是少数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

建立了行省制度,开创了华夏当代省制之端,还劝课农桑,设立了司农司、劝农司和营田司等专管农业的机构,令人编辑《农桑辑要》颁行全国。

与此同时,还实行了保护、发展商业的手段,所以元朝的海外贸易更为发达。

在元朝时期,还有各族商人以卓越的理财和经商能力爬上朝廷高位,帮助元朝官府实行垄断经商,赚取大笔军费投入元朝源源不断的战争之中。

忽必烈还推行纸币“钞”,并将之引入流通领域——这个“钞”就是我们现代“钞票”的“钞”的来源。

而且忽必烈还懂得调剂物价!

他以白银作为银本位来做“钞”的金属储备,每年限制发行不超过十万锭,并且朝廷随时用银收回旧钞,给各地官府拨付白银作为钱本,所以元初的纸币价格稳定,行用七八十年也没有发生货币贬值。

这一点真的比很多不懂经济的汉人皇帝要强很多,对吧老朱。】

朱元璋:“……” 这个老朱是在说谁呢?他发点宝钞怎么了?

【但是很可惜,他的银本位纸币最后还是崩于不肖子孙,遭遇了纸币贬值的危机。】

忽必烈很是无所谓,谁还没有个不孝子孙呢?至少他推行的政策,被人肯定!

那个什么老朱被嘲讽了,肯定是这方面啥也不是,他赢了!

【在儒学占据统治地位的古代,哪怕宋朝帝王也重视医学,但是医学始终是不及儒学的。

但是元朝不一样,元朝将医学抬高到了超越儒学的地位!医学发展进入了黄金阶段,开创了华夏医学的新纪元!

元朝仿效儒学与孔庙结合的制度,在各地医学校所在地建立了三皇庙,实现了庙学合一。

在元朝医者看来,伏羲使人的生命健康有了保障;神农尝百草宣扬医疗;黄帝与岐伯探讨医理成《黄帝内经》,所以在金末元初时,民间有医者自发兴建三皇庙,三皇就这样成为了医学行业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