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 楚系一脉,如日中天(2 / 2)大秦:杀了他,你就掌管黑冰台首页

杨武的心跳加速,他意识到这可能是内史总管留下的求救信号或暗示。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竹简,对着光线查看。

“青君,汝看,”

他压低声音,指着墨迹不均匀的地方,“这像不像某种图案?”

小青凑近一看,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确实有些古怪,”他沉吟片刻,“像是某种暗号。”

杨武迅速取来工具,轻轻地刮去多余的墨迹,逐渐露出了竹简上的细微划痕。

这些划痕组成了一个小巧的符号,可能是内史总管留下的求救信号或暗示,小青淡淡道:“这可能是宫廷中人用来标记秘密信息的暗号!”

小青刻着符号的竹简小心收好,随后招来几名侍从,询问宫廷密档的所在。侍从们领着他们穿过几道回廊,耳边传来甲胄摩擦的沙沙声,昏暗的灯笼在长廊中投下摇曳的光影。

他们步入宫廷密档,一股陈旧的墨香和霉味扑面而来,昏暗的房间里,堆满了泛黄的卷轴和记录。

杨武和小青两人分头行动,他们的手指轻轻拂过卷轴,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搜寻着那个特殊符号的线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房间里只有翻动卷轴的沙沙声和偶尔的咳嗽声,他们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依然没有放弃。

突然,杨武感到指尖触到一丝异样,他心头一喜,连忙点亮桌上的油灯,将卷轴凑近仔细查看。

昏黄的灯光下,那个熟悉的符号赫然出现在眼前,它隐藏在一份尘封的案卷中,记录着多年前的一起宫中密谋案。

接着,杨武又仔细翻找着宫廷秘史,试图寻找判决的细节。

“这里有着更加细致的内容!”小青提醒道。

深入竹简查看,当年的案件涉及到一个宫女的处决,她曾是赵姬的贴身侍女,因泄露了赵姬与嫪毐的私情而遭到秘密处决。

这一事件最终引起了嬴政的注意,触发了蕲年宫之变,震惊了整个朝野。

“等等,武君,汝看这里!”

小青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他指着竹简深处的一行小字,“这里记载的更加详细!”

杨武心头一震,连忙凑近,鼻尖几乎触碰到泛黄的竹简,一股霉味夹杂着竹子的清香扑面而来。

借着昏暗的灯光,他眯起眼睛,仔细辨认着那些模糊的字迹。

原来,当年被处决的宫女曾是赵姬最信任的侍女,因无意间撞破了赵姬与嫪毐的私情而惨遭灭口。

这一事件最终引起了嬴政的注意,触发了蕲年宫之变,震惊了整个朝野。

杨武深吸一口气,手中的竹简似乎变得沉重起来,仿佛看见内史总管也曾在这昏暗的灯光下,翻阅着同样的卷宗,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小青的目光在昏暗的灯光下快速扫视着竹简,鼻尖几乎快要触碰到那些泛黄的文字,一股霉味夹杂着竹子的清香让她微微皱了皱眉。

突然,她像是发现了什么,猛地抬起头,语气急促地说道:“武君,汝看这个符号,像不像象形字“火”?”

杨武猛地站起身,脑海中浮现出御使堂那间被烧焦的房间,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呛人的烟味。

他记得当时墙壁被熏得漆黑,房梁也被烧断了几根,地上还残留着一些破碎的瓦罐和烧焦的家具残骸。

他立刻叫来侍从,详细询问了当时的情况,并吩咐他们去查找当时负责调查此事的官员和记录。

侍从们领命而去,很快便带回了当年的调查卷宗。

杨武翻阅着卷宗,发现记录中提到,由于火势太过猛烈,葬身火海的宫女已经面目全非,无法辨认身份。最后还是凭借其腰间悬挂的一枚刻着独特花纹的木牌,才最终确认了她的身份,因为这种木牌是宫女的身份象征,每人一枚,根本无法仿造。

杨武略带深意地笑了笑,转头对小青说道:“宫女或许已经逃走了,葬身火海的另有其人。”

小青不解地问道:“武君的意思是…有人故意放火,并用另一具尸体代替了那位宫女?”

杨武微微点头,这可是后世推理小说的经典桥段。

小青走到杨武身旁,将手中的竹简放下,补充道:“如果尸体没有被烤焦,只需要从其右耳烙印的痕迹,就能得知此人的具体身份!”

一般宫女都会在右耳烙印痕迹,证明他的具体身份,相当于后世的狱卒编号。

她说话时,目光扫过杨武手中的卷宗,语气中带着几分肯定,昏暗的灯光下,她眉头微蹙,似乎在脑海中勾勒着什么。

接着,杨武脊背一寒,脑海中忽然浮现出那名商人之女惊恐的面容,在审查匠人柳一案时,她额头上那道触目惊心的撕扯痕迹,当时他只当是打斗过程中留下的伤疤,现在想来,如果那道伤痕是为了掩盖宫中的烙印呢?

他猛地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木屐敲击地板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

加上其腹部虚脱,他起初以为是与人打斗,不慎被人捣毁腹部所致,但仔细回想那具焦尸的惨状,腹部塌陷的形状并非外力重击造成,更贴切的证明,是宫女进宫前就已经被打碎卵巢的迹象。

此人武艺不凡,被王后留在身边,不仅是陪伴,更重要是守护,如果她真是那位逃脱的宫女,那这一切就说得通了。

一个接受过严格训练的宫女,完全有可能在匠人柳的府邸制造出那般血腥的场面,也能解释那名商人女儿身上的伤痕是为了掩盖什么。

杨武感到一阵释然,仿佛一直以来笼罩在心头的一团迷雾终于散去,真相的光芒照亮了所有角落,每个细节都找到了恰如其分的解释。

杨武背对着微明的油灯,一边深深吸入一口沉闷的室内空气,浑浊中夹杂着纸墨的干涩气息,一边缓缓地将这团浑浊的空气从胸腔中释放,仿佛连同他所有的疑团和压抑情绪一起被驱散。

他的眼神在闪烁的灯光下,逐渐汇聚成一抹明亮而锐利的思考之光,仿佛欲刺穿迷雾般锐利。

在宽敞却显得有些冰冷的书房内,他声音低沉而坚定,让周围的寂静仿佛也为之一震:“现在,吾等应该从动机出发来分析问题。內史总管的自尽,亦或者对嬴阴嫚的嫁祸,公子高府上护卫之死,谁会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大地如同一个支离破碎的棋盘,各个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相互征伐,战火连天,民不聊生。

为了暂时的和平,为了那脆弱的盟约,各国君主们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将自己亲生的孩子送往敌国,作为维系和平的筹码,这些孩子就是质子。

他们从小就要离开故土,离开亲人,在异国他乡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忍受着孤独和思念的煎熬。

有些质子幸运地回到了故土,但更多的质子却在异国他乡度过了漫长的一生,有的甚至客死他乡,再也无法回到故国。

而那些身份尊贵的公主们,她们的命运同样被权力所束缚,成为联姻的牺牲品。

她们远嫁他国,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君王,承担起巩固两国关系的重任。

她们的婚姻,与其说是爱情的结合,不如说是权谋的产物,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这样的联姻策略,虽然残酷,却也是那个时代无奈的选择,它使得各国国君之间在血缘上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编织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亲缘网络。

秦国的外戚势力,由三大派系构成:夏太后和长安君成嬌所代表的韩系,赵姬和吕不韦所代表的赵系,以及华阳太后和昌平君所代表的楚系。

这三大派系,如同三股绳索,紧紧地缠绕在秦国的权力中心,牵一发而动全身。

杨武不禁想起当日嬴政在朝堂之上对他的嘱托,而这真相,或许就隐藏在这错综复杂的外戚关系之中。

这三大派系如同三头猛虎,在秦国宫廷这片广阔的草原上,相互撕咬,争夺着猎物和地盘。

夏太后在世时,韩系势力如日中天,长安君成嬌也仗着太后的宠爱,在朝堂上呼风唤雨。

然而,随着夏太后薨逝,失去靠山的成嬌很快便被赵姬抓住把柄,被剥夺了封地和权力,最终落得个客死他乡的下场。

赵姬掌权后,来自赵国的吕不韦也平步青云,一时间权倾朝野,然而嫪毐之乱却给了政敌可乘之机,最终落得个被驱逐的下场,曾经依附于他的赵系势力也树倒猢狲散。

失去了对手的楚系势力,在昌平君和昌文君兄弟二人的经营下,逐渐壮大,成为了秦国朝堂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韩系外戚和赵系外戚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求朝廷高官的支持。

公子高与隗状长女,公主阴嫚与王绾长子联姻,正是这种交易的明证。

如果有人希望两家内斗,而自己坐收渔翁之利,那么这个人很可能是楚系一脉。

昌平君和昌文君作为嬴政最为依仗的左膀右臂,一个去了韩地平叛,一个尚在前线征战,他们有着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公子扶苏尚且年幼,而所有的罪证似乎都在指向一个人:扶苏的生母,楚国的公主,昭王后。

韩系外戚和赵系外戚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求朝廷高官的支持,公子高与隗状长女,公主阴嫚与王绾长子联姻,正是这种交易的明证。

难道说,有人想借刀杀人,挑起两家的矛盾?

杨武越想越觉得可怕,他感觉到自己似乎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而这个阴谋背后的黑手,正躲在暗处,冷冷地注视着这一切。

昌平君和昌文君作为嬴政最为依仗的左膀右臂,一个去了韩地平叛,一个尚在前线征战,他们有着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但转念一想,这会不会是刻意为之?

故意制造不在场证明,以此来掩盖真相?

杨武感到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他开始怀疑,这一切会不会与楚系有关?公子扶苏尚且年幼,而所有的罪证似乎都在指向一个人:扶苏的生母,楚国的公主,昭王后。

她先是用九州弩杀死公子高府上护卫,廷尉府的人顺着线索找到小六,这都在她的计划之中。

接着,她利用成嬌赠与长公主的发簪,派遣內史总管刺死小六,为的就是嫁祸于人。

看着內史总管趁乱进入房间,她的嘴角不禁泛起一丝冷笑,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她要杨武和小青污蔑为刺客,指出他们的幕后真凶是长公主,加上发簪的证据,嬴阴嫚必然百口难辩。

到那时,隗状和王绾会心生间隙,必会为敌,而她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让楚系一脉发展壮大,最终掌控秦国。

只是他没想到...杨武这个变数。

“事不宜迟,吾等速进宫面见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