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龙在取得平叛战争的胜利后,并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反而变得愈发居功自傲。他在播州完全不顾及朝廷的礼制,肆意妄为地仿照着皇宫的样式,大兴土木给自己修建起了豪华的宫殿。那宫殿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处处彰显着奢华与气派,仿佛他就是这片土地上的“皇帝”。
不仅如此,杨应龙的野心愈发膨胀,他竟然再次擅自出兵攻打贵州,还口口声声说要收复故土。他带着浩浩荡荡的播州军,一路烧杀抢掠,所到之处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万历帝得知这个消息后,顿时怒不可遏。他之前对杨应龙的那点好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恨不得立刻出兵将杨应龙这个狂妄之徒剿灭。然而,当他望着那空荡荡的国库时,却无奈地陷入了沉思。国家的财政状况已经糟糕到了极点,由于他自己大兴土木,追求奢侈无度的生活,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再加上连年的战事,使得财政亏空严重,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有些士兵甚至几年都没有发饷了,这让士兵们心中充满了不满和怨恨,几近哗变。他们纷纷抱怨朝廷的不公,军心极度不稳。
更何况,这次面临的是强大的播州。播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杨应龙又在当地经营多年,势力根深蒂固。如果要出兵征剿,不仅需要大量的军费来筹备粮草、装备兵器,还要考虑到战争的胜负难以预料,一旦失败,将会给朝廷带来更加沉重的打击。
在种种无奈之下,万历帝再次妥协了。他咬着牙,下达了命令:只要杨应龙撤军,朝廷便对他此次的行为不加追究。这个决定充满了无奈和苦涩,但在当前的形势下,万历帝也只能暂时采取这样的措施,以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然而,他心中也清楚,杨应龙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这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引爆,给朝廷带来更大的危机。
杨应龙见朝廷妥协,心中暗自得意,觉得自己的势力又一次让朝廷无可奈何。于是,他便见好就收,带着播州军在贵州掠夺了一些财物后,便下令撤军。
回到播州后,杨应龙派人将李化龙请来,对他说道:“我并不想谋反,只是收复故土而已。我杨氏家族世代镇守播州,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此次出兵,也只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尊严和权益。”他言辞恳切,试图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接着,杨应龙又表示:“为表和谈的诚意,我把我次子杨朝文交给朝廷。希望朝廷能够看到我的诚意,相信我杨氏对朝廷的忠心。”说罢,便让人将杨朝文带了出来。
李化龙看着杨应龙,心中充满了疑虑和担忧。他深知杨应龙的野心勃勃,但此时也只能暂时接受他的说法。他严肃地说道:“好,希望你这次是真的吸取了教训。朝廷此次妥协,并非是惧怕你,而是为了大局着想。你若再有异心,朝廷绝不会再姑息。”
杨应龙连忙点头称是,说道:“大人放心,日后播州会继续效忠朝廷。我定会约束手下,不再生事端。”然而,他的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李化龙心中明白,杨应龙的话未必可信,但目前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密切关注着播州的动向。他带着杨朝文离开播州,向朝廷复命,而杨应龙则在播州继续经营着自己的势力,等待着下一个机会。
时间来到了1597年。在这看似平静的一年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降临到了杨应龙身上。他的次子杨朝文在重庆离奇死亡,这一噩耗如同晴天霹雳,让杨应龙瞬间陷入了无尽的悲愤之中。
杨应龙向来与川贵官员矛盾重重,积怨已久。因此,他几乎毫不犹豫地就认为是川贵官员害死了他的儿子。他怎么也没想到,川贵官员竟敢真的对他的儿子下手,心中的仇恨和愤怒如熊熊烈火般燃烧起来。
但此刻,杨应龙知道当务之急是把杨朝文的遗体接回播州,让儿子能够早日安息。然而,川贵官员接下来的举动却彻底激怒了他。四川巡按吴洪竟冷酷地说:“不行,要将杨朝文尸体带回播州除非交50万两白银。”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敲诈和刁难,杨应龙得知这个消息后,怒火冲天,眼睛瞬间布满血丝。
他猛地拔出腰间的宝剑,愤怒地吼道:“你们把我儿子救活,银子就到了!好歹我杨氏也是有功之臣,为大明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如今竟然连儿子遗体都接不回。你们等着,我一定把你们送去给我儿子赔葬!”他的声音因愤怒而变得沙哑,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无尽的仇恨和决心。
说完,他狠狠地挥剑斩下桌角,那坚硬的桌角瞬间被削去一角,木屑飞溅。他转头看向令狐雄和杨松,大声命令道:“令狐雄、杨松,明日发兵五万攻打四川!”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决定要用武力来为儿子讨回公道,向川贵官员宣战。这一刻,杨应龙心中的愤怒和悲痛转化为了坚定的战争决心,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而整个局势也将因此变得更加紧张和动荡,播州与川贵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走向了无法挽回的战争边缘。
一名侍卫神色慌张,脚步匆匆地跑来,脸上带着惊恐之色,对吴洪说道:“不好了,吴大人。杨应龙造反了,播州军已气势汹汹地逼近重庆,这是他们的战书。”说着,便将一封战书递到了吴洪手中。
吴洪接过战书,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他急忙展开战书,只见上面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