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请求给王莽封赏的人数更多,史无前例,有受到好处的世家大族、官员,有没受好处的老百姓等,累计上书四十八万七千五百多人,具体过程参照以上两次封赏。
这次,王莽得到了一个“九锡”的赏赐。
所谓的“九锡”,是指记载于《礼记》的九种用物,有车马、衣服、乐县(音乐器物)、朱户(红漆大门)、纳陛(见皇帝的贵宾通道)、虎贲(保镖)、斧钺(杀人无罪的兵器)、弓矢、秬鬯(祭礼用的香酒)。
后世中得到这种待遇的人物还有曹操、司马昭、孙权等。
十二月,年仅十四岁的汉平帝去世。
关于汉平帝的死亡原因,历史上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汉平帝复发心脏病,医治无效而死亡的。另一种说法来源于《资治通鉴》,说是王莽在腊月的时候进献酒水时,下毒毒死的。
具体的死亡原因,咱们不做评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可以肯定的是,汉平帝的死,为王莽的更进一步创造了有力条件。
公元6年,汉宣帝的玄孙、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年仅一岁的刘婴被立为皇太子。
王莽为了行使皇帝的权利,指使手下编造了符命图谶,武功县令孟通在挖井时,发现一块上圆下方的大白石头,上面写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八个血红大字,并汇报了王政君。
已经七十岁的王政君虽然一直以来不遗余力的重用王氏外戚,但内心仍是以刘姓江山为重,时刻守护刘氏江山,谋朝篡位这种事情是坚决抵制的,但可惜已经晚了,现在的王莽的权势已经无法制衡了,她也没有了办法。
王政君被迫下诏王莽即位居摄,意思就是皇帝年龄小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安汉公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名曰汉光邑。)
王莽的御用班子为王莽从《尚书》和《周礼》等古籍中找到了一整套居摄的规矩,主要有,称呼为“摄皇帝”,自称“予”,公文行使称“制”,穿天子的服装、用天子的仪仗,日常出行要戒严,臣子面见的时候自称臣等等。
这些称呼其实和事实上的皇帝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
王莽这家伙极具创新意识,“摄皇帝”这个称号是王莽首创。
历史上首次出现不是皇族的人物称皇帝,而太子却是皇族的非正常局面。
当然了,这种局面注定不会持续多久。
王莽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引起了固守刘氏汉室“正统”观念朝臣和宗室子弟的不满。
翟义,也就是翟方进的儿子,首次开始了大规模的武装反抗。
现在的河南省滑县万古镇,有一座高约3米,占地1330多平方米的高台,称为翟义冢,又叫骷髅台。
这地方是当年翟义起兵反抗王莽失败被杀后,由翟氏族人和起义兵尸骨堆积而成,王莽用来立威的。
翟义是翟方进的儿子,这个人和他的名字一样,非常讲义气,胆子大不怕事,时任东郡太守。
翟义自认为自己是丞相的儿子,又是一个大郡的郡守,父子们都受西汉王朝的厚恩,有义务为国家讨伐叛贼,安定刘姓社稷,于是和自己的外甥年仅十八岁的陈丰举起来反抗大旗。
公元7年,历史上首次反莽起义拉开了序幕。
翟义的起义行为得到了部分刘氏宗族的响应,东郡都尉刘宇、严乡侯刘信、武平侯刘璜等与翟义结盟,共同反莽。
翟义组织了一套反莽班子,立刘信为天子、自己任大司马柱天大将军、刘信老师苏隆为丞相,中尉皋丹为御史大夫,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莽起义。
应该说刚开始翟义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在当时王莽的篡汉行为遭到了天下人的反对,这是大家的公愤,但是翟义刚开始就册立了刘信为皇帝,变成了刘氏宗族的私事,既然是私事,参与者就大大减少了,那就你们自己玩吧。
还有一个原因,造反这种高成本的事,很多人都会认真考虑,即使参与了都想获得高收益,现在最大的果实,皇帝职位,已经被分配完了。其余几个好位置,也都被占了,谁还会凭着一个“大义”的虚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着你玩命,投入和产出不符啊。
九月,东郡(河南濮阳市)举行军事演习,翟义斩杀了观县(河南清丰县)县令,控制了他的军队,联合刘信东平国兵马,又在东郡招兵买马,开始武装反抗。
起义军发布了声讨王莽的檄文,为王莽清单式的列出了十大罪名,包括毒杀汉平帝、骗取摄政尊号、挟天子以令诸侯、蓄谋汉家天下等等,号召天下人共同反抗,扶助汉室。
各地在震惊的同时,一些人开始响应,参加起义军。
翟义起兵的消息传到京城,王莽慌了,任命亲信率领以关东士兵为主的部队,再征调各郡机动部队,向翟义叛军,发动攻击。同时调集六路人马构筑了第二道防线,保卫京城的安全。
起义军一路南下,占领山东金乡、单县一带的时候,起义队伍已经发展到十万多人。
外面在打仗,王莽在京城也没有闲着,事实上这时候的他根本闲不下来,派人把翟义的哥哥翟宣、翟义的老娘,翟家的亲戚以及刘信的两个儿子一共二十四口人,送上了闹市的断头台。
作为对抗翟义的檄文,写了一篇《大诰》,大意就是自己接受摄皇帝,实在是迫不得已,是为了教育孺子刘婴,等他长大了,自己一定会归还皇位的,大家要理解我的苦衷。
然后天天抱着刘婴到祭坛祭祀和和宗庙祷告。
翟义的起义军虽然声势浩大,但毕竟都是流民组成,缺乏有效的训练,更没有有经验的军事将领指挥,难以对抗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在河南民权的战斗中失败,将领刘璜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