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说信义词原是道德真理 建关帝庙乃尊神圣帝王(1 / 2)从孤儿到富翁首页

乾隆十一年正月,乔、秦二人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请客。三年时间,他们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兴隆,最初的三千两本钱,已经滚成一万余两了;为了过去的成果,他们值得请客庆贺。包头在发展,买卖也在发展,日后该怎么做,才能使包头更兴旺,使各家的买卖更兴隆?为了日后的发展,他们需要请客商谈。客人还是三年前的那一桌人:老巴图尔、林巡检、王掌柜、贾掌柜,再加上他们二人。

此时,乔、秦二人是包头生意最兴隆,财力最雄厚的商家。时隔三年,景同而情异:当初,乔、秦二人刚来包头时在这里请客,是他们给乔、秦二人面子;今天,乔、秦二人作为财力最雄厚的商家,请他们吃喝,则是乔、秦二人给他们面子。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乔、秦二人立足未稳,很可能需要他们帮助;今天乔、秦二人已坐大包头,财力雄厚,则可能给他们帮助。

“各位,举起杯来!咱们平时都各忙各的事,难得一聚;现在是正月,正好聚一聚,叙一叙。来,干杯!”乔贵发作开场白。

酒过三巡,人们说话随便起来,赞语一起向乔贵发送来——

“乔掌柜,您真会做买卖啊!三年时间,比我来十年时间也厉害!老汉我佩服您呀!”梁掌柜竖着拇指说道。

“年轻有为!后生可畏!”林巡检也赞叹着。乔贵发虽年轻,可做事周到,许多事情上都想到了他林巡检,给了他好处;于是,他对乔贵发也就有了好感和好话。

乔贵发听着这些赞语自是满心欢喜,满面笑容,遂带着这种欢心笑脸对王、贾两掌柜说道:“王掌柜,贾掌柜,这三年的买卖如何呀?——如果不如从前,我乔贵发可要兑现诺言,从包头卷铺盖卷走人啊!呵呵!”

“哪里哪里!”王掌柜赶紧搭话,“您二位是咱包头的财神,哪能让你们走!我们跟上您二位沾光不少呢!”王掌柜说着,红着脸笑了。

贾掌柜接着说道:“我们学了乔掌柜的高招,客人也增多了,铺子也扩大了,赚钱也更多了,哪能舍得让您走啊?!乔掌柜经营有道,算计如神,我们还想再学几招呢!”

王、贾两掌柜学了乔贵发的高招,挣了好钱,自然得向乔贵发说几句戴高帽子的好话了。

“哈哈哈!”

“哈哈哈!”

一桌人皆大欢喜,开怀畅饮;人借酒劲,酒助人兴,一个个兴致盎然。三年来,在座的人都因为包头的发展而得到了实惠:老巴图尔,因卖地租地得到了丰厚的收入;林巡检,因商铺增多,事务增多,而得到了商家的滋润;至于梁、王、贾及乔、秦二人,则因先入而为主,借水涨而船高,成为包头商界的头面人物。

乔贵发继续在酒桌上尽东道之礼,劝着酒,喝着酒,尽兴尽致地说着话:“诸位说我经营有道,算计如神,实在是过奖了。实实在在地说,我只是念通了两句经:‘买卖靠互利,相与靠信义’!诸位都有眼,三年来,我们兄弟二人的铺子,坑过谁?耍过谁?就算王、贾二位掌柜,人们都说同行是仇家,咱们是仇家吗?咱是一家,我们的买卖好了,二位的买卖也好了,我好你好,大家都好嘛!只要认准‘互利’二字,仇人也能成为好朋友!要是错认了‘互损’二字,兄弟也会成为仇人!再说,咱们的买卖怎样才能赚钱?有买有卖才能赚钱;怎样才能有买有卖?有相与才能有买有卖。怎样才能有相与?有信义才能有相与。反过来,有信义才能有相与,有相与才能有买卖,有买卖才能赚钱!要比成一棵树,信义是根本,相与和买卖是枝叶,赚钱是果子。”

梁掌柜听罢,竖起大拇指赞叹道:“啊哟,乔掌柜说得太好了!我做买卖也多少年了,就是这个理!我心里知道,可说不成乔掌柜这样的话。乔掌柜到底年轻脑子好,说得太好了!”

“嗯,是是!”

“对,是是是!”

王、贾两掌柜附和着,连买卖圈子外面的老巴图尔和林巡检也连声附和了。

“来,喝,喝!”秦四儿则见空插话,劝客人喝酒。

这种场合,他和乔贵发似乎有一种分工默契:他往来于酒桌与厨房之间,添酒上菜;乔贵发则周旋于客人与客人之间,谈天说地。

一桌人开怀畅饮,接着,酒助人兴,又是一番开心畅谈。

这些人虽说都是为赚钱而出来的买卖人,却没有全心全意全身地钻进钱眼子里,说起话来,‘义’不离心,‘信’不离口,对孔夫子的信义二字念念不忘。细看他们,倒也不是在嘴上假信假义一番的人,实在也是信义二字让他们受益非浅,才有感而发的。何以见得?且看:买卖人与顾客之间,买卖人与买卖人之间,经常发生经济往来,或欠人人欠,或买人人买,或卖人人卖,这是常见的情形;这种情形下若没有信义二字,势必骗人人骗,哄人人哄,坑人人坑!到头来,谁也得不到好处。所以,久而久之,吃亏教伶俐,买卖人就比其他人更懂得讲信义的好处益处,也就更讲信义了。

一个人想喝水,不能跳到井里去喝,这样连命也丢了;用辘轳绳子绞起水来喝,才是上策。一个人想赚钱,也不能钻进钱眼子里,否则恐怕连本儿也赔了;靠信义招徕买卖赚钱,这才是上策。万物同理,万事同理,于是,孔圣人的信义二字成了永恒的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古往今来而通用!

从理性上讲,信义是永恒的真理;从德性上讲,信义是高尚的品德;再从发明角度讲,信义是圣人的智慧结晶。人们得之于心,则心美;用之于事,则事顺;诉之于口,则口甘。于是,一桌人围绕着信义二字说来说去,一个比一个说得响,一个比一个喊得高;谁也想当讲信义的人,谁也想挣这份荣耀,而且说起来特别心安理得口顺,终于由随口说说而成了信誓旦旦。

“买卖哪能不讲信义?买卖全靠信义!”

“我们的秤儿,从来不短斤缺两,只有十一分的足!只有高,没有少!”

“农民有一句话: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咱们做买卖也一样!”

……

现在,已不知哪句是哪个掌柜说的了。

乔贵发是肯动脑筋的人,说来说去,听来听去,心里闪出一个念头:为了让包头的买卖人都讲信义,永远讲信义,也为了全包头的买卖人有个共同议事的公共地方,包头应该建一座关帝庙!他想起了汉口关帝庙——山陕会馆,商业发达的地方,山西商人居多的地方,都有关帝庙呀!

这时候,人们正在兴头上,地主老巴图尔和林巡检也正在场,他正好趁热打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诸位!我说呀,谁讲信义,谁的买卖就旺;哪个地方讲信义,哪个地方的买卖就旺。在座的都是咱包头的头面人物,俗话说,好狗护三邻,好汉护三村。凭咱们在包头的地位身份,咱们不能只顾自己的买卖,咱们应该对全包头的买卖兴旺尽心尽力,咱们应该要求包头的各家店铺都讲信义;只有大家都讲信义,整个包头才能兴旺起来。常言道,大河里有水,小河里就不会干嘛!整个包头兴旺起来了,各家各户自然会兴旺,咱们这些大户就更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