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多项产业惠民生(1 / 2)三清济苍生首页

随着锅里的饭香飘出锅外,一家人围着炉子吃饭的温馨场面出现在蒋二柱的家里,也出现在蒋家村外的其他村子里,甚至整个北京城的周边,都有使用这种炉子的。

北京的炉子和煤球卖的如火如荼,这也让北京周边的地区对这种新式取暖用品上了心,民福商行各州的掌柜,凡是地处黄河北岸的,基本都来北京民福商行取经,韩天旭也是来者不拒,耐心的跟各位同事介绍经验,这也让河北大部分地区都用上了煤球炉与煤球。

在这个时代的冬天,能让贫苦百姓在冬日里不至于挨冻受饿,这是一个积了大德的事情,这让大明百姓对民福商行的认可度直线攀升,在河北这块,没有哪个商行再能与民福商行抗衡。更何况民福商行卖出的物品物美价廉,农具粮食以及精盐都是统一的价格,全国各地一个价。

农民们对其他物品的关注度可能不是很高,但是这精盐却是不关注也要关注,因为这是任何家庭都要用到的调料,民福商行的精盐要比市场上的粗盐白了不少,细了不少,而且价钱跟市场上的盐价持平。

这盐是何群命四川民福商行掌柜跟盐井的负责人接触后搞到的,以后长期合作,那盐井负责人也是客气,盐价很是公允,实在是不公允不行,暗地里打也打不过,明面上人家给的实在太多。

四川民福商行的护卫是个道士,也是和玄颖子一样是个在册的道士,不过这个道士却是那种尚武的性格,跟人说话爱用拳头,不过因为已经结丹初期,行事已经非常低调,白天被人啪啪打脸都不会多吭一声,因为他有个癖好,喜欢夜里子时站人床头练自己的目力。

这种事当然是密不外传的,这盐井的负责人也就不知道,一开始盐井这方面和民福商行的谈判很不顺利,眼睛负责人不但不将他们放在眼里,还叫嚣民福商行想吃食盐这碗饭,除非他死了。

他说这话的当晚,他就见到了来勾他魂的使者。

使者还是挺好的,让他点了灯,等他点好灯,使者将手里的匕首反光到他的眼睛上,就问他这盐的生意民福商行能不能做。

这盐井负责人登时就明白了过来,之前是民福商行给自己面子,这是要撕破脸的节奏了,按理说这民福商行给的已经不少,但这民福商行进入盐业,毕竟动了不少人的蛋糕,自己就是个替罪羊啊,但是,能多活一天算一天,盐井负责人想明白这些就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盐井负责人跟民福商行签订了合同,井盐就被运到了成都民福商行,经过何群给的生产工艺的加工,这些井盐就被变成了精盐,然后被分发到全国各地。

随着民福商行销售的产品越来越多,各地掌柜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民福商行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整个商行的收入越来越多。

1459年孟冬上旬,王祐在新修好的三清宫带领全观道士祭拜三清,仪式后宣布何群以后为三清山掌教,而他自己则隐居清修。

在这之前,王祐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将仪炆真人葬在了詹碧云藏竹之所。

这有詹碧云负责规划的三清观建筑群,乃呈阴阳八卦分布,根据山势高低所建,共计十六处亭台轩榭。这五六年时间废了詹碧云不少心血,王祐与詹碧云也成了至交好友。

现在詹碧云负责三清观大小事务,何群这个观主有名无实,这正好是何群想要的,毕竟他还要管着三清医舍和民福商行的大小事务,实在抽不开手,于是顺水推舟做了个甩手掌柜。

这管理道观的事情何群是推脱掉了,但是这修建三清山各山栈道与亭台楼阁的费用,何群却是脱不掉,之前是王祐筹钱,现在轮到何群了。

幸亏背靠着民福商行这棵大树,何群对于三清山的修葺事宜还是能负责的。

这年冬天,河北大部分地区因为有了煤球和煤球炉子,饥寒而死者极少。不能说没有,极少虽是概数,但这也体现了民福商行与其他商行共同为大明的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为什么要说是民福商行和其他商行呢,而不是只说民福商行?这个问题就要从民福商行的煤球炉产业快速扩张说起了。

众所周知,商人逐利。当看到民福商行日赚斗金时,那些平日里对煤产业不屑一顾的掌柜财主们都开始上心了。

他们首先跟韩天旭接触,韩天旭嘴上说着好好好,但是见不到足够的利益,他是不会把手里的资源显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