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润在相州停留了一个月,一转眼,便来到了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的年末。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吉顼对他可以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果然,圣皇陛下颁布了由太子李显遥领相州兵马大元帅的圣旨。
再加上这一个月之内,李重润不辞辛苦,和他一道前往周边的十里八乡招募民军。
当再有世家缙绅提出默啜是来‘奉唐伐周’之时,李重润便会以‘我大周之事,何须突厥蛮夷置喙’,来反驳。
于是,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在李重润的帮助下,吉顼竟然招募到了八千多民壮。
不仅如此,当见识了郭敬之的‘泰山’团之后,相州司马牛仙客也对李重润练兵之法佩服的五体投地。
终于,李重润收到武则天命他返回长安的诏令,在腊月二十三小年夜这一天,他带着郭敬之等人,踏上了归途。
星夜兼程的赶路五天的路,李重润终于在腊月二十八这天下午,回到了阔别半年之久的长安。
“殿下,”郭敬之打马来到李重润的身边,扬起马鞭指向前方,“您看那边!”
李重润顺着郭敬之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便看见灞桥对岸的十里长亭外,浩浩荡荡的站了一大片人。
灞桥,位于长安城以东通化门外十里处的灞河之上,相传乃是秦始皇所修。
灞河西岸的桥头,修建了一座亭子,名曰十里亭。
在唐代,若有亲朋好友东出长安,人们总是要送到这里,并且折柳相送。
逐渐的,灞河两岸便柳树成荫,一到春天,柳絮漫天飞舞,于是便有了长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
李重润等人疑惑着勒住缰绳放慢了脚步,一步步的沿着灞桥过了灞河。
灞桥旁的十里亭内,有三个人正坐在石桌旁喝茶闲聊。
“报......”
一名御林军校尉急急忙忙的走进十里亭,“太孙殿下回来了。”
李重润一行人走过灞桥,桥头对面的大路上,蜿蜒两三里站满了人。
队伍的最前方,站在正中央的,正是宰相张柬之,他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左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内务省总管高延福。
在他们的身后,整整齐齐的站着数十名文武官员,再往后,是顶盔掼甲的数千名御林军。
看到李重润,张柬之面带微笑,率先行礼道:“老臣张柬之,奉圣皇陛下之谕旨,率文武官员,前来灞桥十里亭迎接太孙殿下。”
张柬之话音刚落,李多祚、高延福以及他们身后的官员齐声说道:“臣等供应太孙殿下。”
李重润这才明白,原来是自己今日会返回长安的消息传到武则天耳中之后,她便命张柬之带着朝中的文武官员前来迎接。
打消了心中的疑惑,李重润连忙翻身下马,上前一步走到张柬之的面前伸手将他扶起来。
“老大人,各位大人不必多礼,李重润何德何能,让各位大人十里相迎?”
张柬之直起身子,面带微笑的看着李重润,心中感到一阵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