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办学二
这时代,读书不易,女子读书更是不易,如非官宦大家,抑或豪门世族,断断是不会让女子念书的,可见这季家格局之大。
说话间,几个到了学堂,这里原先就是知府私塾,比较清静,折了几间耳房,扩大了二倍,这房子却是离苏锦儿居住的院子不远,这里虽在内院外围,但戒备依旧较严,不时便可看到有巡逻的士兵走过。
“很好,以后芷若和芷兰就住在我院子里吧,往来教学也方便”。
只是要辛苦两位了。
“不辛苦,能为军师效力是我们姐妹的福气”!
芷若和芷兰连忙说。
苏锦儿想起她在现代看过的红军长征学习的故事,解放初期全国扫盲故事。
她对众人说,为何说没有先生,我们都是先生啊。
我提议,今后,众将领包括太子、哥、我自己我们都可抽空去教学。
特战队员们现在全部可成为教官。
可以教武功,教战术、教识字,讲故事都可以。
也可以相互学习,识字的教不识字的,会武功的教不会武功的。
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没上过学,不光是女兵营和少年营,要让龙镶军所有战士都有机会学习。
可以边行军打仗边学习,处处都可作课堂。
众人眼睛一亮,是啊是啊,何必舍近求远,身边就有先生啊。
苏锦儿从袖子里,实际是从空间拿出几本儿童读本,看图识字。
苏锦踪接过一本翻了翻,“太好了!看图识字,真是看图识字,这是谁想出来的,太好了,看着图就知道下面是什么字。只是有些图上画的东西不太认识,好多这些扭呀扭的字不认识,妹妹,你一定都认识吧?”
苏锦儿恨不得给他傻大哥一脚,那是幼儿园汉语拼音读本好吧。
她可没打算普及汉语拼音。
在现代,是三岁孩子看的。
芷若和芷兰一看,也是眼睛发亮,我们知道怎么提高学生的认字能力了。
走进私塾,孩子们看到先生和大人们来了,赶紧端正坐好,一起背诵老师教的新诗。
还有孩子用树技在长廓外雪地上练字。
屋中生着一堆大火,正必必剥剥地烧着,使屋内有了一点暖意,配上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苏锦儿突然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当晚,苏锦儿又拿出不少好东西。
看图识字、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4A纸、铅毛、圆珠笔,炭水笔;阿拉北数字,加减乘除表。
把芷若和芷兰稀罕得不要不要的。
当晚的军事例会上,龙镶军的军规又加了一条,所有人必须识字学习,少年营必须每天认三个字以上,其他人每天必须学会一个字以上。
识字成绩纳入各营考核得分。
而是以营为单位,处处都是课堂。
军师苏锦儿以身作则,她会在将士们吃饭时,拿着一张大彩色图纸,上面全是各种花花绿绿的菜。
而是那菜的下面,就是菜的名字。
有时走在路上,她会突然停下来,拿出三字经教大家背。
众将领们在军师的带动下,大家不仅自己主动认字学习还督促战士一起认字学习,一时间,在整个军营,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爱学习蔚然成风。
连马夫们都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
这也是一种凝聚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