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煌煌北域行(1 / 2)青帝可汗首页

北域这地界儿,我们前面也说到过,它不是个小地方。它的面积足以媲美大半个大宗朝,一个半大契朝。

其实它的地理位置对于内地来说,说是北域,倒不如说是西北域。

它虽然是在整个大北方,但是大契朝开国之后,东北大部分的地域就成了大契朝的领土,北域的大部分面积都是在西北部了。

于是胡人在汉人的眼中也又有了等级之分化,大契朝的国人被称为正宗的胡人,而北域的胡人,就成了北域胡人,北域胡人又以大月氏胡人为贵。

其实,有些人和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比如这片土地。

这片被汉人鄙夷的蛮荒之地,其实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不仅有一望无际的大漠,也有广袤无垠的大草原。这里有茹毛饮血的游牧民族,这里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许多外域商人要到达内地,就必须来到这里,他们带来的许多的作物,譬如胡桃(核桃)、胡豆(蚕豆)、胡麻(脂麻)、胡瓜(黄瓜)、(大蒜)、胡莫(芜)、苜蓿、葡萄、胡萝卜、菠菜(波斯菜)等等,有一大部分因为地理气候以及种种原因没有到达内地,却在这里生根发芽。

另外,还有许多器物和食品的传入,如胡床(马扎子)、乐器(四弦琵琶、胡琴、革策、喷呐等)、胡饼(烤饼)、波罗(抓饭)。

外域的熬糖法、烈性酒酿造法等工艺也能在这里发现影子,这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是分不开的,也与北域的包容是分不开的。

北域虽然部落杂处,却也有它包容的一面。或许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中所提到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性的,事物都有两面性吧。

佛教的传入内地,就是以北域的喇嘛僧人为中介的,有些佛经起初都是由焉者龟兹文译为汉文的。我们从巴特尔一家的行礼,就可以看出这里的佛教文化之深了。

在内地传教的高僧,有许多也是北域的喇嘛僧。

因为这里的神秘,这里是每一个江湖都向往的地方。这里充满了机遇,也伴随着腥风血雨。这个地方,便是北域。

几番萧条,春风也干燥。踏遍黄沙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呼林贝尔长空,大漠胡笳咽声。牛羊相映白云,莫道牧马无禽。

《清平乐·几番萧条》

“哇~”

纪信几人早已被呼林贝尔大草原的风光给迷住了,他们何以见过如此的碧绿?这等的湛蓝?一首《敕勒歌》便映入眼帘: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当然,这还是马帮的车队刚刚踏出黄沙,见到第一抹绿意的时候。

此时的马帮,已经在大漠里走了大半个月,也就是说,这大半个月内,这些人没有所见到的只有无尽的黄沙。

“如果一世都没有来到这北域之地,那可真是一世的遗憾呐。”孔亮这说话间,好像变了一个人。

只见他挺直腰板,双手背负于身后,神色也没有前番下作了。

他一直都在欣赏北域风光,好像要把这整个大草原都尽收眼底。看他的样子,好像是要表达什么,却欲抒而又止。

当然,纪信几人可没工夫把心思放在他这里。纪信正在聆听乌日娜与卓尔塔对呼林贝尔大草原风光变化以及这里风俗习惯的的讲解,他们也在欣赏大草原的风光,却显然与孔亮不尽相同。

而至于燕六合这家伙,他早就跑到身后柳家姐妹那里了。

“我可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呢,还是与比景色还美的两位姑娘一起欣赏。”燕六合的油嘴滑舌功夫放在这儿,倒是派上了用场。

“我们可不是第一次来北域了,但是每一次看到大草原,都会有不同的心情。”柳青衿捧着脸,她已经把自己与风景融为一体了。

因为她与她的姐姐,本来就是风景。在别人看来,这北域的无限风光也不过是为了衬映她们的风姿罢了。

“哦?是不是因为有本大侠相伴,才会这样的呐。”燕六合嬉皮笑脸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