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东洋国,京都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圈,生活着上千万人口,东洋国没有明确确定京都就是国家首都。
当然京都最重要的两个地方就是天皇所在的皇宫,另一个就是最后的幕府武田幕府的居城二条御所。
尽管到了现代,东洋官方也没有拆除二条御所,在武田幕府末代将军武田昭信大政奉还的时候,其中条件就是不能驱逐武田家离开二条御所。
武田幕府大政奉还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到了十九世纪武田弘信将军时期,东边的大海彼岸来了一支船队,那船队来自大鹰国。
这个时候欧美列强开始瓜分全世界,东洋的宗主国满清也是在风雨飘摇之中。大鹰国也想瓜分东洋,于是闯入了已经闭关锁国的东洋。
但是武田弘信当然不怕这支舰队,他下令各地大名集结兵力,并且调集东洋四大舰队与大鹰国大战一场。
此战双方损失惨重,幕府四大舰队损失过半,大鹰国舰队近乎全灭,舰队将军马修佩里和祖阿伯特向幕府讲和。
武田弘信十分高兴,在京都,与天皇一起召见了马修佩里和祖阿伯特,接受了他们送上的赔偿和礼物。
随后幕府开放了一个港口给大鹰国通商,这时候西方的先进思想以及工业革命传入东洋。
面对这些新鲜事物的冲击,武士集团开始落寞,大资本主义商人开始崛起,其中太政大臣武田同信成为了大资本主义的代表人物。
随着西方的思想的广泛传播,各地出现了反抗幕府的思想。
这些情况并不是民众自发崛起的,从幕末町人阶级的总的表现看,他们没有因身处被统治阶级和对现存政治不满而主动发起旨在推翻幕府权力的政治斗争。
而是仍然相信“资本的逻辑”和金钱的力量能够改变一切,致力于赢利赚钱。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并未因自己既有的经济地位而去积极维护现存的封建制度,或者“与幕府和诸藩同呼吸共命运”。
在幕末出现的“佐幕”与“尊王”、“开国”与“攘夷”等重大政治课题面前,作为握有强大货币资本的町人阶级虽然因地域差别、贫富差别以及当时的利益关系等缘故认识并非完全一致,但也表现出了具有普遍性的政治倾向。
对于町人阶级而言,“佐幕”与“尊王”问题首先是对幕藩统治的态度问题,而对幕藩统治态度问题的关键则在于对士农工商身份制的态度问题。
元禄时代曾有伊藤仁斋、井原西鹤、西川如见等代表町人对幕府的身份道德发起挑战享保改革后町人学者石田梅岩提出了“四民职分平等论”,大阪怀德堂学派打出了“不论贵贱贫富,一律视为同辈”的平等精神旗帜
化政时代18031830,以式亭三马、司马江汉等为代表的化政町人又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封建身份制的思想,这些都反映了町人对幕府等级身份制的鲜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