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似乎这样的科举有些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这科举制的效用远不止这些,因为这是豪门与朝廷的一次对抗,并且期间各自略有胜负。
对世族而言,豪门子弟大多仍可以入仕,这样对家族来说他们自家把持官场。对朝廷而言,输入新鲜血液,为朝廷这一方加入人员的目的达到了,并且削减了一部分门阀子弟,又有一批寒门子弟崛起。
而这些寒门子弟,虽然他们没有显赫背景,又常常被世族排挤,推进工作时极为不顺利,但这恰恰也将这些士子推向了朝廷最高统治者,朝廷给了他们入仕的机会,又在世族的排挤之下支持他们,于是他们都会忠于统治者。
此时虽然这些人势力尚小,但终有一日他们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统治者驱逐门阀的中坚力量,这,便是政治,便是统治者的驭人之术。
极力保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要的时候牺牲一些人,又提拔一些人以对抗另一帮人。
而如今,科举的盛兴与改革是必然的趋势,而宋杰宁这般灵活多变的人将会是被推崇的那一类,成为所谓第一次吃螃蟹的人。
而遇到韩问道这样的先生,也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因为韩先生让宋杰宁知道,他的坚持是有意义的,并不是大人口中的“胡闹”,韩先生也为他开启了一个新世界,让他真正去坚持自我,相信自己。
这样,宋杰宁心中的一颗小小的种子终于萌发,并且最终会长成一颗参天大树,成为时代的先进者,开一代变革之先河。
宋玉宁更是如此,作为一个穿越者,她有着比宋杰宁更为广阔的视野,更为宽阔的大局观,因为她会以一个局外人的观点参与这场局内的变化,旁观者清是最有力的证明。
她作为一个前世的文科生,对历史知识熟知透彻,看过了各朝各代的兴衰更替,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会有着与这个时代的人完全不同的独到见解。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那个分裂的时代后,天下赢来了大齐朝这个合势。
大齐国国祚此时正为上升之势,必然会经历一系列的改革使国家更为繁荣昌盛。
虽然历史转了个弯,该出现的隋唐没有出现,可大齐却是个与大唐极为相似的朝代,这说明事物的现象会变,但本质却不会更改。
就像即使没有大唐,科举制还是出现了,而科举制的出现,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士族门阀慢慢的要退出政治舞台的主角地位,寒门也能出贵子的时代会来临。
这些事物的本质,便是不论是大唐还是大齐,科举制都会出现,或者还有其他更优于科举制度的制度,总之,这就是历史趋势,即时代即将变革,士族门阀一定会被寒门士子取代,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因为它有着旧事物不可比比拟的优越性,它早晚会超越旧事物。
因此,宋玉宁有理由相信,这个时代即将迎来大的变革,在另一个世界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在这个世界也即将发展壮大,成熟,并延续至后世千百年,造福各类平民子弟。
而这个世界的科举很可能会有更大的优越性,因为这个世界的科举从一开始就是考察对四书五经的学习情况,只要这些内容学习的好就可参加考试,类似于明清时代的八股取士。